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参加调查的三万余名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关注。按照教育部的最新要求,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学心理老师是如何看待现在孩子的心理状况的?他们会与学生构建起怎样的关系?我找我的朋友川川聊了聊。她本硕就读于东部某985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成为一线城市一所初中的专职心理老师已有三年。乍一听是学习问题
其实并不在成绩起伏本身
来找我的小孩,其实课业压力不是主导的问题,最大的烦恼还是人际关系,尤其是和家长的关系。有的乍一听是学习相关的问题,但往往也是因为学业带来的和家长的矛盾,而不是成绩起伏本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隐隐觉得家长不对,但是他的自我还很弱,和家长的冲突会让他们非常迷茫和痛苦。比如有个孩子父母都是研究生,事业很成功,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孩子慢慢把父母的要求内化了,就有点钻牛角尖,容不得自己出一点错,但弦绷太紧,是要断的。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做心理咨询,但这几乎不可能。“爸妈不逼我就好了”这种愿望,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很奢侈的。我只能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内心的不快乐,对他们说,父母并不永远都对,当他们的要求超出实际时,要看你怎样去面对、去接受这件事。要懂得自我调节,要从那种苛求自己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不知道和上面这个问题是不是有关联,我还有个突出的感受是,现在学生的自我兴趣或者说驱动力是很弱的。比如问他们喜欢什么?打游戏可能是最普遍的答案。业余时间在做什么?刷刷手机一天时间就过去了。长大了想干什么?答曰游戏主播,或者躺平,甚至是当乞丐。我带过学校内的一个创作社团,里边的孩子应该算是比较有想法的了。但当我要他们自由创作的时候,他们会呈现出一种困惑:要做什么,老师你没有要求的吗?我也会纳闷,好象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还不是这个样子。也可能是信息投喂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鼓吹“躺平”的短视频,而且只要点开了一个,平台会推更多类似的视频。孩子们不够有分辨能力,这些信息在他们心里其实都留下了痕迹。在咨询中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每天正常读书学习,课业也没有落下。但实际上已经困在无意义感里很久了,然后有一天,突然爆发了。问题怎么解决?我也很迷惘,但总感觉学校的心理教育有所欠缺,现在往往是孩子的心理状态都已经是负数了,身体心理状态亮红灯警告了,家长、老师才急着想要帮他们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不是早点通过心理和更普适的生命教育,让孩子的心理状态更健康、更好。事实上预防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总想着要去弥补、去疗愈,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情况可能已经很严重了。初中心理老师的难点是,初中生还没有完全的独立行为能力,不能为自己做主。这会影响到很多方面。比如,成人心理咨询必须要持续一段时间,常常在第二场或第三场咨询之后才能进入正题,但初中生的心理咨询,很难坚持连续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成年人对自己状况的了解更深一些,来咨询的诉求很明确,就能一直持续下去。而有的孩子来做咨询,只是为了逃避。“心理咨询”这个行为,潜台词是“我已经病了,你不要再逼我了”。而且,找过心理老师,同学、老师、家长对他的要求确实是会下降一些。学生“证明自己状态不太好”的目的达到了,可能就不会来了。尽管痛苦是一定存在的,但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要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对自己的探索也比较弱,说出来了之后就觉得可以了。第二个原因是,成年人可以独立决定干什么,但学生们来不来咨询、咨询到什么程度,很多时候不是自己决定得了的。一些孩子自己很痛苦,也渴望改变,但是家长老师未必觉得这重要,甚至不让他们去治疗。在学生不主动的情况下,我是很难把他们拉过来谈谈的,最多只能做一些委婉的提醒。另外,我的老师身份也会降低孩子的信任。和我说了之后,我转头告诉家长和班主任怎么办?事实上,根据心理咨询伦理我也确实必须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告诉家长或者班主任。有的班主任知道班里孩子做了心理咨询,也会来问情况。为了消解学生的疑虑,最大程度保存我们之间的信任和联结,一般在告诉家长或者班主任前,我会和学生进行商量:我要讲某些内容,这样表述可以吗?后来我还兼任了班主任,就更难兼顾了。当班主任要凶,要能约束好学生,但一凶,学生怕你,这心理老师的活还做不做?学生还敢不敢和你说心里话?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和教师的职业伦理,事实上是有些冲突的。作为心理咨询师,一般是价值中立的,不大会对个人行为做对或错的判断,主要是帮助来访者减少内在冲突、更愉悦地接纳自己。但如果有个学生跟我说觉得努力学习没有意义,我能说不努力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接纳自己吗?作为教师肯定不行,家长、学校也都不会同意。所以,我和学生的相处,永远有一层师生关系,这是一种提醒,一种联结,但对心理咨询来说,却也可能是一种束缚。理想状态是,每天午休的那一小时我在心理咨询室坐班,学生推门就能在心理室里找到我。实际工作中,这个要求有点奢侈。学校心理室离教师办公室很远,平时是锁上的,学生心理咨询需要提前找到老师预约,并非立刻就能谈话,往往要到第二天。这个过程很可能就消磨掉学生的那点勇气,第二天他可能觉得自己没事了,不来了。如果我那天中午有时间,遇到学生预约,会马上给他们做心理咨询。但我中午也常常没空。为什么?因为学校会觉得我的课时不饱和(我每周有五节心理课),中午经常给些别的任务,比如组织活动、开会什么的。大部分时候学生来预约心理咨询,我一看当天中午确实没有空闲,但除了午休学生也没有别的时间了,也只能说按流程明天再来吧。有时候可能就是和学生在课间争分夺秒聊上个十分钟,但这和在一个私密、安全、封闭的环境里聊一个小时,差太多了。而且课间聊天也不会算工作量。我理解学校的想法,心理教育目前并没有专项资金,学校给发的工资,走的是整体的大盘子,学校当然希望干的活能做到配得上这份工资。因此,学校给我加了挺多任务,比如兼任道德与法治老师、兼做班主任。工作多了,学生们能找到我的时间就更少了。最后想说下,一周五节心理课,真的很轻松吗?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个良心活。心理教学目前是没有标准教材的,也就是说,和其他科目老师有一个必须完成的考纲不同,我们讲什么,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想法,是要从提纲开始从头做起的。学生的心理学习体系和框架,都得靠我来给他们构建。一般来说,我会按照大主题讲,人际沟通、认识自我等等。如果换个心理老师,可能讲课重点就全变了,学生们接收的心理教育,就可能是不稳定的。而且心理课对学生的具体效果也很难评估。我最后打分会给学生们都打A,没必要难为他们,对吧?但是不是真的对每个人都起到了作用呢?在现有的评估体系里很难去量化。对我来说,这份工作具体的价值感还是来自学生的反馈。有人说,每一个老师都要成为改变学生命运的人。我觉得太夸张了,我不求成为对学生来说那么重要的人,但如果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愿意来找我,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最近,各方聚焦的“课间十分钟”
实际也是在讨论孩子的身心健康
和学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连接
新华社再发时评:
大人适度撒手,孩子才能撒欢
近日,有关孩子课间十分钟受约束的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尽管教育部门指出,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但仍有部分学校和家长对此心存顾虑:“万一受伤了怎么办?”
作为冰雪体育大省的黑龙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连续40年浇建冰场为学生提供冬季户外运动场地,收获众多网友点赞;哈尔滨市清滨小学自1976年浇下第一块冰场至今,已为国家输送了500多位速滑运动员,其中包括多位世界级冠军,任子威这样日后成为奥运冠军的“好苗子”就是课间在冰场上被发现的。在严寒季节的东北开展冰雪体育运动,孩子在大地摔摔打打,与同学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这一定是坏事吗?这两所小学的做法不是如何用好课间十分钟的标准答案,却很有参考价值。我们看到,学校并未因噎废食,把孩子圈在安全的温室中“悉心呵护”,相反,他们坚定地在每年冬天如期为孩子们浇下冰场,让一代一代的孩子们在课间享受自然、享受运动、享受快乐,在体育运动中强身健体、磨炼意志、锻造品格,从而增强抵御人生风浪的勇气和能力——这正是体育“野蛮其体魄”的现实意义。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敢于让孩子摔打摔打的“勇”,还要有善于给孩子拓展运动场地、创造运动机会的“谋”。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场所,开展什么样的体育活动,需要的就是因地制宜。东北冬天漫长,冰雪运动气氛浓厚,为孩子浇筑冰场就是自然的选择;南方水资源丰富、气候炎热,游泳池就是很好的运动场所;即使场地受限,在一小块空地中鼓励孩子跳绳、踢毽,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搭建合适的运动平台,开展适宜的运动项目,未必需要投入多少钱,关键是学校、老师、家长要善于预判风险、防范风险。大人适度撒手,孩子才能撒欢。为了规避风险而“一刀切”,限制甚至剥夺孩子课间奔跑的权利,看似是为孩子负责,实则是推卸责任。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学校和家长应进一步达成共识,给孩子创设更多课间活动运动的机会。学校多一分勇气和担当,家长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就会让孩子多一分坚强和成长。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运动、如何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受伤。把孩子们撒到操场上、田野上奔跑吧,孩子们有撒欢的权利,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疼了哭两声也没关系。大人们今天敢撒手,我们的国家明天才会收获一茬又一茬身体健康、意志坚强的接班人。
警惕!上海已有人中招,迷惑性极强!这种免费送上门的“服务”,发现后请立刻核实
价格大降!上海有人两三天一顿:终于能想吃就买了!从业者却忧心忡忡
中央决定:中央候补委员任新职后,他接任!
上海未来三天气温回升 !大雪节气直冲19℃,后天更热,周日起降雨降温
光天化日!三男一女在上海街头挟持一男子,并连夜离沪,所为何事?